發布來源 :佳琦消失、老羅退網...李寧在低調中完成逆襲! 發布時間 :2022-07-18 06:35
今年618似乎有些不一樣。
2021年薇婭因偷逃稅從此被全網“禁聲”,本以為能順理成章成為直播平臺超級巨頭的李佳琦,卻在今年6月3日直播間突然中斷,其微博也停留在當日晚間“內部設備故障無法直播”的解釋。618已過,李佳琦什么時候能復播,誰也不知道。幾乎同時期,辛巴和羅永浩也接連宣布退出直播行業,將轉向其他戰場。
至此,直播界“四大天王”消失。
2022年618,也成為首個淘寶、抖音、快手三大平臺四大超級帶貨主播集體缺席的一場“失聲狂歡”。
越是經濟下行周期,逆風翻盤的故事就越能打動人。
娛樂圈有劉畊宏、王心凌,憑借勵志的人生故事,在娛樂行業這個更新換代頻率按月計算的時代,成功觸底反彈,再次翻紅。
而在商業領域,這樣的故事也經常上演。
遭遇毀滅性打擊新東方,另起爐灶自救直播賣菜,不認命硬挺下去的故事獲得全網狂贊。
對于很多像新東方一樣的品牌來說,吃過時代的紅利,但又在時代的巨浪重新卷回大海深處,竭盡全力的想挺過去。
而傳統品牌一旦“掙扎”起來,真的會玩出花來,比如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公——李寧。
疫情大考下,李寧又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李寧營收225.72億,同比漲幅196%,在疫情期間連續三年逆勢增長。2017年至今,李寧營業額增長近3倍,利潤增長超過10倍。
當回顧李寧這個品牌,才發現它走的路才是一條真正意義上的“逆襲”之路。從巨虧三十億到營收破百億,從土味國牌變身成為引領“國潮”的中國李寧,著實打了一場華麗的翻身仗。
利潤暴增196%
李寧的全域增長秘訣
2008年奧運會,李寧品牌創始人李寧在鳥巢點燃奧運火炬,也點燃了人們心中對國產運動品牌的熱情。但隨著奧運熱度逐漸退去,李寧經歷了長達十年的至暗時刻,一度徘徊在生死邊緣。
將李寧公司帶回巔峰的“猛火”,是2017年底子品牌“中國李寧”的誕生。
2018年,“中國李寧”以“悟道”為主題登陸紐約時裝周,一改此前嚴肅呆板,甚至有些土味的品牌形象。
紐約大秀落幕當天,“李寧”的微信指數暴漲700%;發布會結束后3天,有關李寧在紐約時裝周的推文曝光總量超過了1500萬次。
按照李寧公司內部的說法,“中國李寧”偏愛復古元素,勾起了消費者對李寧最輝煌時刻的記憶,且它穿在身上是一種民族標志,重塑了品牌形象,讓人不由自主地產生了自豪感,準確壓中隱隱波動的“國潮風”。
“現在年輕人可以說他不買李寧,但他不會說不買中國。”某資深營銷人對此指出。
很多品牌把參加時裝周當成營銷方式,期待話題和流量,但李寧的目標不是當“網紅”,而是真正把“國潮”融入產品設計中,并畫出了一條完美的二次增長曲線。
在登上紐約時裝周之前,李寧已經開始了數字化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環,就是以私域為核心的全域經營策略。
▌用做“品牌官網”的邏輯做小程序
李寧品牌轉型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定位為專業運動品牌,并制定“單品牌、多品類、多渠道”戰略。同時,重點發展電商,全面進入線上渠道,建立全新的銷售、營銷體系。
以往,平臺電商只滿足比價和購物的需求,已經有明顯的走下坡路的趨勢。但現在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需要從品牌中獲得更多情感和文化認同。
私域離消費者更近,既是品牌力釋放的一個通道,也是消費者直接觸達品牌最快捷的渠道。隨著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品牌自建APP的成本逐年提高。2018年,李寧發現體量較輕、成本較低,且背靠平臺超過十億用戶量級的微信小程序,是更好的選擇。
微信既連接了品牌和消費者,也連接線上和線下。在小程序,品牌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自主定制專屬的購物體驗和服務模塊。如果把整個品牌的商品、內容、會員服務都放在微信上展示,就能更高效地讓消費者全方位感知品牌,以培養忠誠度。利用微信的連接能力,李寧能夠和消費者產生長期有效的觸達。同時利用微信小程序的能力,在生意層面體現銷售價值,實現蓄水,觸達,轉化的閉環生態。
看到微信連接和自主性這兩大優勢,李寧在第一時間決定重點布局微信私域。
李寧做私域的一個關鍵底層邏輯,是把小程序定位成官網,而不僅是銷售渠道——官網和渠道最大的差異,在于是否能幫助品牌和用戶建立長期關系。
對李寧而言,小程序承載的一個重要職能,是讓對李寧有一定興趣和忠誠度的消費者,及時知道品牌最新的代表性科技,以及文化、潮流趨勢相關的產品和內容。因此,李寧在小程序尤其注重商品力的建設。
▌原創與時尚“俘虜”年輕人
“中國李寧”持續火熱,奠定了李寧“國潮”的品牌地位,在年輕消費者中的影響力扎扎實實地轉化為真金白銀,運動時尚(包括中國李寧)品類增長55%,在零售流水占比更是高達29%,第一次在核心品類中占據首位。
試問,李寧究竟有什么秘訣,征服了年輕人的心?答案很明了,或許就在它的產品上。具體而言,李寧的產品似乎不會缺席任何一次屬于年輕人的狂歡。
比如,李寧品牌攜手唯品會推出VIP大牌日活動,強勢入駐“毒”APP發售最新的潮流單品,以及與各種品牌提出聯名款衣服,《人民日報》也赫然在列......蛻變與重生,原創與時尚奇跡般地將李寧再次帶入到公眾的視野中。
縱觀近幾十年中國的運動品牌市場,在李寧之前誕生的品牌,如康威、格威特、梅花等,現在基本被人們所淡忘;與李寧同時期誕生的安踏、特步、361等品牌,都在突出重圍,強勢增長。
李寧公司的這輪品牌變革,李寧公司依托“國潮品牌”的再度崛起李寧公司的本輪變革,促進了“國潮品牌”的崛起。
從李寧的案例中可以看到,任何業績的增長,歸根結底來源于公司戰略和組織架構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