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來源 :封控近一個月,上海終于看到了希望!這3個真相瞞不住了… 發布時間 :2022-05-13 10:32
4月27日上午,上海市召開第16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
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趙丹丹在會上通報:
3月1日至4月26日,上海市累計報告535600例新冠本土陽性感染者,其中44548例為確診病例,491052例為無癥狀感染者。
而4月24日新增本土166+382例均是在隔離管控中發現的,這是本輪疫情以來松江區首次實現社會面清零!
封控了二十多天,上海終于看到了希望!
從四月開始,幾乎所有上海人就都被要求足不出戶。
剛開始有的小區封48小時就能解封,后來劃江而治鴛鴦封也只是以為只要4天,誰知道現在浦西已經靜默了27天,浦東已經近1個月了,而普陀閔行等區,都50多天了。
然后各種魔幻事件就來了:
○有人突發疾病,卻叫不到120,最后救治不及時,去世了; ○有人發現陽性,但方艙醫院滿了,被迫留在家里,讓鄰居憂心忡忡; ○有人吃光了家里所有的菜,不知道明天的早餐在哪里; ○有人為了賺錢,惡意加價售賣假劣商品,大發國難財。
每天網上的魔幻故事,都讓人很難相信這是2022年的上海。
焦灼中,有一些人開始渴望躺平:如果清零如此痛苦艱難,為何還要堅持?
對比國外自然免疫、疫苗免疫兩種免疫共存的“躺平”方式,中國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同時也可以保護更多人的防疫道路。
在這種時刻頂守住來自國內國外的各方壓力,是為了在當前疫苗接種率還不能完全構成堅固的免疫屏障時,保護中國群體龐大的老人及弱勢群體。
疫情至今上海已有138人死亡,幾乎都是老年人,老年人身體弱、有基礎病,給了病毒可乘之機。
要知道,這138例死亡病例是在全國支援、全上海封控、集中最優質的醫療資源救治的情況下出現的。
如果躺平,把支援、封控、集中救治這些全拿掉,實際的死亡人數將遠遠不止138人。
上海60歲以上的老人大概有500多萬,全國更是有2.64億。
一旦躺平,老年群體將首當其沖面臨嚴重的生命健康威脅。
大洋彼岸的一只小小蝴蝶扇動翅膀,或許就會引發我們的一場風暴。
縱觀全球形勢,可以說,短時間內,病毒很難徹底消失。
不管我們愿不愿意,都要接受,新冠已經完全重塑了我們的生活。
那作為普通人,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又該如何自處?
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疫情當下普通人和企業面臨的生活真相。
別把健康不當回事
病毒之下人人平等
在4月17日上海通報的16例重癥病例中,年紀最小的只有33歲。
據悉,這名患者本身就患有嚴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下降得非常明顯。
盡管情況比較少見,但也給我們一個警示:
那就是重癥,并非只會發生在老人和小孩身上。
哪怕你正值壯年,但如果身體條件很差,感染后也有惡化的可能。
后疫情時代,年輕不再是資本,健康才是唯一的本錢。
所以,別再不把健康當回事,胡亂糟蹋著自己的身體。
也別再仰仗自己的年輕,以為就算真倒霉感染了,也能很快自愈。
很多時候,讓人恐懼的不是新冠,而是我們的自大與狂妄。
新冠帶給我們最大的教訓,就是你永遠也不知道它還會如何變化。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