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來源 :【觀察】十年后,可能大多數人都要失業了... 發布時間 :2022-08-19 02:41
你若問一個人:假如回到高考那年,你會對自己說什么?十個人里有八個會告訴你,選個自己喜歡的專業,而不是熱門的。
因為,熱門專業等你畢業就不熱門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用來形容選專業,再恰當不過。
▌應屆生的“錢途”在哪里?
今年找工作有多難?獵聘研究院近期發布的《2022上半年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報告》顯示,上半年新發職位同比下降22.70%,而活躍中高端人才則比2021年同期增長了8.11%。所謂“中高端人才”主要指年薪10萬元以上的人群。
“僧多粥少”的局面在下半年可能會得到緩解。根據獵聘的調研,38.67%的企業表示下半年的招聘規模與上半年持平,35%的企業表示會增加招聘。
對于應屆生來說,通信行業是薪資最高的行業。從2022年二季度新發應屆生職位分布TOP20細分行業的招聘薪資來看,應屆生職位薪資最高的是通信,招聘平均年薪為19.28萬元。
薪資待遇水平位居前列的都是科技行業。調研顯示,電子技術和互聯網位居第二和第三,招聘平均年薪分別為19.11萬元和15.40萬元。
如果沒有選擇計算機和通信類專業也想拿到不錯的薪水,不妨試試做主播。
調研顯示,主播的應屆生招聘平均年薪達到了11.37萬元,擠進了前10名,超過了管培生和機械工程師。但是,主播的應屆生招聘數量并不多。
8月3日,擁有936萬名粉絲的網絡主播彩虹夫婦發布視頻稱自己帶貨一天賣2.3億元,凈賺約400萬元,引起網友熱議。雖然普通主播無法獲得百萬元的高收入,但在應屆生中也屬于較高水平。
▌哪里工作機會最多?
互聯網的應屆生職位縮減,但仍然提供了最多的工作機會。
調研顯示,2022年二季度互聯網行業的新發應屆生職位同比下降了4.23個百分點。但互聯網行業的新發應屆生職位在TOP20行業中的占比仍然高達9.64%,位居首位,說明互聯網行業的招聘規模依然十分可觀。
在獵聘平臺上, 2022年5到6月“在職,看看新機會”的占比從去年同期的31.26%下降到23.20%。而“在職,急尋新工作”和“在職,暫無跳槽打算”的人才占比均有下降,這表明求職者跳槽更加謹慎。
此外,“離職,正在找工作”的人才占比從2021年5-6月的35.56%上升到2022年同期的45.11%。這說明離職待業人員顯著增加,可能導致在職者更加謹慎,不愿跳槽。
在整個經濟環境不好的情況下,我們又“被迫”進入到“工業4.0”時代,讓本就嚴峻的就業形勢如同雪上加霜。
▌工業4.0關系到每個人
你應該聽過“工業4.0”的說法,也就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它讓今天的“好職業”和“壞職業”,在未來10-20年大洗牌。
按照目前的共識,工業1.0是蒸汽機時代,工業2.0是電氣化時代,工業3.0是信息化時代,工業4.0是智能化時代。
國務院頒布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與德國簽署《中德合作行動綱要》,綱要里有四條都是關于工業4.0的合作。
當然了,所謂的“革命”,不是要徹底推翻前一個時代,智能化促進產業變革,離不開信息技術,工業4.0時代也可以說是“自動化plus”時代。
▌最容易被取代的崗位
2017年的時候,《紐約客》雜志的一張封面圖引起了全民熱議。
封面上,人類坐地行乞,機器人則扮演了施予者的角色,意指明顯——在未來社會,人類的工作機會被不斷進化的機器人剝奪,從而淪為了流落街頭的弱者。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和美國勞工統計局共同發布的數據——人類將會損失55%以上的工作崗位。工業4.0時代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會讓一大部分人失業。而且,這一輪的失業和以前都不太一樣。
之前的工業革命對職業的替代,都是自下而上的,自動化來了,流水線上那個最沒技術含量的工人,一定最先失業。而人工智能時代威脅到的一大波崗位,是社會上“中不溜”的白領,這其中不乏中產階級。這也是為什么坊間流傳著一個說法:
人工智能會消滅人類中產階級。
那些容易被取代的崗位,有個共同的特點:工作內容里有很多可重復的細節,任務目標明確,方法有規律可循,也就是說,可以“被編碼”。
為什么呢?
因為人工智能做的就是這個事啊。在人類行為中找到規律,編成算法,然后給它“喂”大量數據,讓計算機沒日沒夜地學習,直到最終可以模擬這個行為。比如審核信貸,就是一個典型的可以“被編碼”的工作。
你看一個信貸員每天的工作:翻資料,看報表,讀數據,在模型里輸入數據,審核評估風險,好像做的工作挺有技術含量的。
這個職業不至于多么風光,起碼也是比較體面的,但是,信貸員已經開始逐漸被人工智能取代了,并有機構給出數據,在未來,信貸員這個職業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概率是98%。
網商銀行的每一筆貸款都是AI貸款。智能系統有100多種預測模型,3000多項策略,于是才實現了小微企業3分鐘申請,1秒鐘放貸。
通過人工智能做風控管理,信貸不良率在1.5%以下,吊打行業平均水平(央行統計的小微貸款不良率為5.9%)。如你所見,做這種可以“被編碼”的工作,人工智能比人更快,更準,更可靠。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