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來源 :多數企業做不好私域的原因找到了!這5大運營要素你都執行了嗎? 發布時間 :2022-06-29 05:08
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本質的差別便是去掉了“流量”本身的含義,把“流量”當做有溫度、有情感的消費者,強調和消費者有更深層次的鏈接。
說得再精準一些,私域流量就是在特有的空間內,品牌和消費者頻繁接觸、認識和交往,進行情感鏈接,使得其在未來購買同類型產品時,繞開戒備心,更大概率地選擇你。
私域流量反復觸達、性價比高、自由可控,讓客戶幫你產生二次、三次銷售,縮短銷售流程、優化營銷模式、提升銷售利潤、實現客戶忠誠度的跨越式提升。
都說私域好,但你的企業私域為什么做不好?
私域運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閃電戰,大多數行業還是需要通過精細化運營和貼心服務深耕私域。既然深耕,便有可能會遇見困難。
本篇文章,我們來分享下在私域搭建中需要的五個要素,希望能夠為企業私域過程提供一些參考。
組織架構與權限邊界要清晰
私域團隊作為新晉部門,需要能夠在組織內獲得一個相對重要的位置,這樣的好處在于,私域團隊能夠協調想要利用的資源,保障私域進度如期進行。
但如果私域團隊在內部組織架構中,自主話語權弱,就會導致擬定好的運營思路不能正常落地,或者落地后變形。
因此,私域作為“一把手工程”,需要自上至下給予團隊資源支持,老板、管理層們對私域這件事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私域能走多遠。
注意洞察用戶需求
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在于產品,只有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才算得上是好產品。
以前,企業離用戶太遠了,中間要經過層層經銷商,無法直接與用戶互動,了解需求。問卷調查、訪談交流得來的結果往往也存在偏差。所以,我們經常聽說某某知名的、成熟的快消品企業,每年研發的上百款新品,成功率只有5%不到。
做私域,可以讓企業離用戶更近。通過私域內的各種互動,很容易積累出大規模、多維度的用戶數據,包括內容互動數據、社交互動數據、活動互動數據、逛店互動數據和線上消費數據,進而繪制出更清晰、立體、鮮活的用戶畫像,針對性的開發產品。
往小了說吧,你看了幾十個、幾百個用戶的朋友圈后,你總會對他們是誰,有什么特征,喜歡什么,有更清晰的了解吧。
要學會包裝自己的稀缺性
用戶之所以貨比三家,是因為其他三家店,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產品,甚至是你自家的產品,在其他渠道的價格,比你的私域價格還要低!
在標品的購買決策中,價格往往會占據主導因素。
所以,為了讓你的私域用戶,省掉比價的這一步,要么就保證你的私域用戶,可以享受到其他渠道沒有的低價,讓用戶心甘情愿地變成你的私域鐵粉。要么,就在私域打錯品戰略,換言之,這些產品,或者產品的組合,只在你的私域售賣,在其他渠道找不到可以比價的對象。
在塑造獨一無二的同時,通過限量、限時發售,來增加這種稀缺性的氛圍感時,不光讓用戶“渣”不起來,可能還會讓TA更離不開你。
部門管理協調到位
在私域運營前期,尤其是還未產生明確效果時,容易出現各部門協調配合不到位產生的沖突情況。比如一個門店加粉環節,就需要涉及到各大區導購的共同配合。
在前期私域效果未達到預期時,要引導管理政策介入。尤其是企業管理層必要時要果斷“力排眾議”,對下屬部門要注意培訓溝通,通過激勵政策鼓動士氣。
在銷售環節,私域中的另一大矛盾就是各渠道中存在利益沖突。部分區域、門店運營者會認為線上私域的介入,會對原有顧客進行分流,進而減少門店銷售額,令大區、門店難以完成銷售業績考核。
企業在這里需要解決的,就是要協調不同渠道的銷售政策,明確業績指標考核體系,避免總部制定的私域銷售政策被擠壓。所以,在部門沖突管理這部分,需要決策層能夠分清利弊,利用合理的機制來使銷售獲益。
不要試圖把所有用戶
都放進私域流量
如果你想把所有用戶都裝進私域流量池,這一開始就錯了。私域流量池本身就代表著精細化運營,它應該吸引那些愿意主動靠近品牌,認可產品的人,而不是用利益吸引所有的人。
打個比方,私域流量池相當于你的私人晚宴,你需要邀請的是那些關系好,認可你,未來有長期價值關系的人,而非泛泛之交。只有那些愿意主動靠近你,看中你長期價值的用戶才會是最有價值的用戶。
同樣,企業構建私域流量池,可以明確目標,就是老客戶或愿意主動靠近的潛客。而不需要刻意吸引羊毛黨,或低認同感的用戶。
疫情給絕大部分企業帶來了前所未見的危機,而危機背后,則是前所未有的轉機。我們相信,危機會倒逼企業轉型,向更大的領域前進。
私域運營過程中,企業往往會遇見紛繁復雜的情況,因為“運營”本身就是一個細致的事情。
優秀的私域操盤手既能夠運籌帷幄,掌控全局,又可以手術刀般精準的調整運營細節,不遺漏每一段話術、每一張海報。因此,私域運營,需要的正是堅持高價值服務的“長期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