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來源 :疫情當下,現金流突然斷裂,企業如何度過財務危機? 發布時間 :2022-05-16 11:43
全中國都在盼著上海的疫情可以早日結束,讓大家過上往日的正常生活,恢復經濟活力。
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上海是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有著連接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的重要功能,還是全球供應鏈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它的存在對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實在太重要了。
現在,上海的停擺將對整個進出口貿易造成巨大的沖擊。
再加上疫情防控,人員幾乎不能流動,服務業、旅游業、餐飲業都面臨困境。
互聯網大廠尚能通過線上辦公繼續發展壯大,但許多中小企業面臨的可能就是“危急存亡之秋”了。
據美國《財富》報道,美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不到7年,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還不到3年,一家企業如何能做到基業長青,對抗環境中的諸多變化呢?
隨著疫情的肆虐,企業經營舉步維艱,一些企業為此停產、停業。
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疫情之下,現金流突然斷裂,中小企業如何度過這次財務危機?
作為企業的老板或是經理人,我們不妨趁此機會,靜下心來,研究一下企業經營中遇到的問題,為疫情結束后企業的發展積蓄力量。
01
越是困難時刻
越要理解什么是經濟周期
中國的大多數企業,都誕生于這經濟飛漲的40年。
可是,我們在這種高速增長的經濟環境里待得太久了,從來都沒有經歷過一個真正的經濟周期。
只經歷過繁榮,而沒有經歷過衰退。
以至于,當經濟稍微開始下行,就會覺得寒風刺骨。
只經歷過春夏秋的人,哪里知道還會有四季。
今天中國的GDP增速下滑到6%,跟以前動輒10%以上的年代不可同日而語。
▌什么是經濟周期?
經濟周期一般是指經濟活動沿著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所經歷的有規律的擴張和收縮,是國民收入或總體經濟活動擴張與緊縮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動變化。
一般周期被劃分為繁榮、衰退、蕭條和復蘇四個階段。
簡單來說,經濟周期就像是潮汐,起起落落、周而復始。
▌怎么應對經濟周期?
關于應對經濟周期,雷·達里奧(基金教父)給我們提過三個建議:
?不要讓債務的增長速度超過收入;
?不要讓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生產率;
?盡一切努力提高生產率。
不要讓債務的增長速度超過收入,因為債務負擔最終會把你壓垮。
你的收入來自于你創造的財富。
你創造的財富越多,你獲得的收入也越多。
02
打破傳統運營理念
嘗試新的營銷模式
為什么許多公司老板會陷入負債?
疫情反復,生意難做,這是一個原因。
另一方面,還是在經營理念和模式上出現了問題。
許多人在創業(開店)后完全沒考慮過客戶從哪里來?來了之后如何成交?如何讓顧客變成熟客和介紹朋友一起來?
這樣的經營屬于“一腔熱血型”,對公司的整體規劃沒有任何想法。
這次疫情表現得非常明顯,許多實體店老板嘴上抱怨“沒有人流量”,卻無動于衷,未使用任何工具進行互聯網營銷。
并且抱著“賭徒心態”堅持經營,即便損失嚴重,賠錢也要繼續開展業務。為什么?還不是前期已經投入了大量成本,舍不得放手。
其實只要轉變一下營銷模式,就能改變公司的窘境,但依舊有人選擇回避。
就拿做短視頻來說,因為現在幾乎人人都有手機,所以不少企業將宣傳渠道轉移到移動端,在抖音、快手、小紅書這些平臺做營銷,獲取流量。
可有些老板直接來一句“不會弄啊”,然后繼續守著店鋪。既然如此,就別怪為什么生意這么差。
當你的同行們都在采用新的營銷模式和平臺去突破困境,你就要思考為什么傳統的經營模式無法在當今社會生存。
改變,不是要你重頭再來;
改變,是讓你多一些經營手段。
當你搭建和運營自媒體矩陣之后,會明顯感受到私域流量為企業帶來的全新變化。
解決了運營思路和模式,接下來就是在管理中進行改革。
03
降本不是唯一出路
提高人效才能保持競爭力
困境之下,所有的管理問題都放大了許多。如何帶好團隊?如何優化管理動作?如何取得業務結果?
大家都很焦慮,但焦慮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該怎么辦呢?
外部環境越困難,就越要向內生長,修煉基本功。
當企業經營遇到困難時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降本增效。
很多公司在遇到危機時會把裁員當成降低成本的方法。比如,前段時間的大廠裁員潮,成百上千的裁人,這確實能縮減一定的成本。
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