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來源 : 珠海點典視覺 發布時間 :2019-08-17 02:06
互聯網行業的發展正在從消費互聯網轉向產業互聯網。2018年9月底以來,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領軍企業紛紛調整升級組織架構,強化2B業務,擁抱產業互聯網。這一行業觀察背后隱藏著三個相互關聯且意蘊深刻的問題:
對這三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將是引領我們洞察產業互聯網演進規律的關鍵路標。
通用技術擴散非均衡:“連接”推動消費互聯網蓬勃發展
我們可以將第一個問題變換一種形式來析出重點,即互聯網作為一項新的通用技術(Generic Technology),為何首先在消費互聯網領域取得了廣泛應用,而在產業互聯網領域卻相形見絀?實際上,如果我們回顧歷史就可以發現,從蒸汽機革命到電力革命再到信息技術革命,歷史上每一個重大通用技術在應用到各個產業的時候,都會表現出速度和程度上的非均衡狀態。創新經濟學家們從技術擴散的機理角度對此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就市場利益自發驅動的擴散來說,某一產業領域的市場競爭強度、空間布局結構、擴散網絡結構、產品差異化程度、消費者價格敏感度、創新利用率、監管環境等等因素都可能影響到某項通用技術在該產業領域的擴散速度和程度。比如,大量的實證研究表明,當市場上產品同質化程度越高的時候,各家企業越有動力吸收來自其它企業的技術溢出,因此技術擴散的效率就越高。
回溯中國互聯網二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互聯網技術在哪些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功?典型的領域包括電商、社交、搜索、資訊、共享經濟、本地生活等等。在這些領域,互聯網技術適用的業務內容和商業模式可謂千姿百態,但究其本質,其發揮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一點,即“連接”,包括人與人的連接,人與信息的連接,人與商品和服務的連接。
但是,互聯網連接作為一項通用技術,其在經濟生活各個產業領域擴散的速度與程度相差很大,這是因為連接所帶來的信息提供和匹配價值并不能解決所有產業面臨的核心問題。比如,對于大型飛機制造產業來說,其所關心的顯然不是消費互聯網領域一直所擅長的那樣如何去找到分散在千家萬戶的買家信息并進行匹配。
那么,互聯網領軍企業為何在2018年這個時間點紛紛調整戰略方向,扎堆瞄準產業互聯網?
推力是近年來所謂互聯網領域“人口紅利”的迅速消失,標志性事件包括2016年中國網民數量增長速度首次開始下降,以及2018年微信月活躍用戶量全球已突破10億大關。拉力則為移動互聯網發展帶來的數據量暴增,以及與此相關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等技術逐漸展現威力。隨著5G于2019年開始陸續商用,萬物互聯的IOT時代正快步向我們走來。我們身邊的智能設備將會成百倍增加,更多的設備信息將被數據化并匯聚到云端進行智能運算,從而更多產業層面的商業價值和商業模式將被創造出來。
連接技術與ABC技術:互聯網經濟大幕才剛剛拉開
如果我們將互聯網的價值僅僅局限于連接技術,那么可能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如果我們將互聯網發展分為上下兩個半場,那么可以說,上半場所依賴的技術能力主要為連接技術,它有力地推動了消費互聯網領域的蓬勃發展。而隨著技術能力迭代和資源要素稟賦相對價格的變動,下半場無疑將會成為ABC技術的廣闊舞臺,產業互聯網的春風正向我們撲面而來。
零售業數字化變革:連接技術與ABC技術在這里交匯
可以說,從互聯網發展起來的第一天開始,以連接商品與千家萬戶消費者為核心特征的電商領域就成為數字淘金者們夢寐以求的天然寶藏。2000年以來,以淘寶、京東、拼多多為代表的大量電商平臺先后不斷涌現,你方唱罷我登場,無數的造富故事讓人們深刻感受到了互聯網連接技術的魅力。蘇寧、國美、物美等受到嚴重沖擊的實體零售店企業很快也反應過來,順勢布局線上業務。此為零售業數字化變革的上半場。
如果說上半場所依賴的技術能力主要為連接,也就是連接人與商品,那么下半場將絕不僅僅只是連接,ABC技術一定會在其中大放異彩。
過去零售產業的要素流動路徑為“貨-場-人”,生產者不知道消費者是誰,線上線下割裂嚴重。而零售業數字化變革的下半場將基于消費場景重構要素流動路徑為“人-貨-場”。首先,依托大數據分析洞察消費者,增加連帶率,提高客單價,提升人的效率;其次,數據賦能,用智慧供應鏈縮短供應鏈長度,減少其中附加的交易成本,提升貨的效率;最后,發揮線下店的主體功能,賦能零售體驗的場景感受,通過數字化支付等方式完成數據獲取,實現商品、會員、服務一體化,提升場的效率。在這里,零售的本質并沒有變,變的是“人-貨-場”三者之間的要素流動路徑。連接技術和ABC技術于其中有機配合,次第展開,共同推動零售產業的數字化變革,實現需求提升和效率改進。
比如,騰訊優圖實驗室新近推出的優Mall智慧零售系統就是針對線下零售多種業態場景打造的一整套全場景解決方案,為零售業態注入新的活力,打造“知人知面更知心”的智慧門店。優Mall系統以圖像捕捉、識別、檢索以及語音識別等多種AI處理引擎為基礎,精準數字化原本線下門店難以量化的用戶行為,同時結合用戶線上數據與大數據處理引擎,對用戶行為進行交叉驗證分析。它可以助力零售商超、服飾百貨、高端餐飲、大型購物中心等商家“人-貨-場”的全面升級,持續調優算法,降低鋪設成本。
從需求側到供給側:產業互聯網未來演進的方向
ABC技術一方面通過對消費者的線上線下數據整合分析來繼續實現需求匹配和提升的價值,這依然會是互聯網企業近期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力重點。比如,門店管理優化方面,通過室內定位技術及圖像熱力圖技術進行客流統計、以面部和情緒識別技術及行為和視覺追蹤技術進行顧客分析、通過標簽和射頻技術及圖像識別技術檢測商品狀態、利用智能終端技術和前置倉自動分揀有效提升店鋪運營等等。而消費者體驗提升方面,通過虛擬試用、智能導購、活動櫥窗吸引消費者興趣的技術應用,利用自助結算、室內導航、智能購物車、智能推薦、無人便利店和智能貨柜可以大大節約消費者的時間。
可以預見,未來零售產業鏈的每一個鏈條都將以數據的方式存在,研發設計、原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倉儲、批發零售、售后服務、資金流轉等各個環節都將逐漸融入ABC技術平臺,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一體化運作,使市場、行業、企業、個人聯結在一起,最終實現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零售業務完整生態構建。
從零售產業的案例可以看出,ABC技術在產業互聯網領域目前的應用更多還是體現在需求側。實際上,不僅零售產業如此,目前互聯網公司切入產業互聯網比較成功的領域,主要都還是在需求側發力。比如,對于零售、教育、旅游、政府等等行業領域來說,高頻且分散的需求信息是其發展所面臨的痛點,因此成為目前ABC技術發力的產業互聯網主戰場。但是,如同零售產業正在發生的變化一樣,在這方面,以騰訊為例,其圍繞量子計算、AI、5G等領域建立前沿實驗室,充分利用公眾號、小程序、移動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人工智能、云計算以及安全能力等等數字化工具,正在民生政務、生活消費、生產服務、生命健康和生態環保等五大領域持續發力。